世上有種病,會讓一個人“返老還童”。
當然你一定知道我說的不是外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說來真是奇怪,一個人剛剛生下來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但那之后會有人會教你說話、走路、寫字,等掌握到一定的程度,你便開始了你的精彩之旅。經過人生的起起伏伏后,你老了,得上了這種病。這病不痛不癢,只是讓你變回了那個“最初的你”。擁有當初最純潔童真的心,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不開心鬧脾氣……直到有一天早晨,你像往常一樣的醒來,卻發現腦子一片空白,再也不記得誰是誰……
我的曾外祖母就是患上那病的其中之一。
最近一次見到我的曾外祖母是在年夜飯聚會上。把她從大伯接來的路上一切都順利,可是在快到家的時候,她卻突然皺著眉頭說:“這,是什么地方?”媽媽一直就一路牽著她的手,這時不得不停下來說:“這是我們的家呀!”曾外祖母露出惶恐的神情,“我不認得這里,”她說“我要回家。”媽媽在一旁上前一把拉住曾外祖母的手,說:“這就是你家,快進去吧!”曾外祖母也不看媽媽,眼睛就一直盯著地上的拖鞋看,半妥協、半威脅地回答:“好……”她進了屋。我在后面做著“收尾工作”,從后面看她,身軀那樣瘦弱,背有點兒駝,步子顯得有些遲疑,早已沒有了年輕時拉扯四個孩子,管四個孩子吃喝拉撒的精力。
全家在得知曾外祖母得病的事情后,都有點難以接受的。因為曾外祖母一向健康,沒有現在普遍老人都有的高血壓,心情也一直很開朗。但往往事實就是這么殘酷。不過,令他們更難以接受的是曾外祖母病情一日比一日重……
奶奶拿著一杯溫開水,走到曾外祖母面前。輕聲地問她,“媽,認得我嗎?知道我是誰嗎?”
她眼神茫然,想了好一會兒,然后很小聲地說:“我……我媽呢?我要找我媽。”她的回答并沒有讓奶奶很驚訝,奶奶只是用很溫和的聲音告訴曾外祖母,她是她的大女兒。雖然奶奶表面沒多大反應,但可以體會到那份悲傷。養育自己的人,居然不認識自己了,我想應該沒有什么比這更痛了。
“剛開始的時候,她老說有人偷她的東西,把她的東西偷了賣錢,聽得我糊涂——大伯家什么都不缺,怎么會去偷一個老太太的東西?”奶奶的表情有點憂郁, “后來我才弄明白,原來她回到了‘饑荒年代’。那時大家的條件都不是很好,家里有點條件的,會招‘賊’的光臨——總之,就是在那時她一定難受了重創。”
餐桌上,奶奶為曾外祖母做著一些每個人都不會陌生的事情,剝蝦、挑魚刺。小時候,是母親給孩子做這些,因為你不會;老了,由孩子給母親做這些,因為她可能不會或是看不清了。母親為孩子做這些是因為“愛”,而孩子為母親做這些則是因為“感恩”。吃完飯,奶奶坐下來像哄一個嬰兒一樣哄著曾外祖母,但是她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躁動。燈光下的曾外祖母,頭發銀白,腦子里只記得五十多年前既近又遠、且真且假的彷徨迷亂世界。
大年初一,二零一五的傍晚,奶奶決定帶曾外祖母下去走走。奶奶幫她穿上最暖的衣服,圍上圍巾,然后攙著她的手,我在傍邊跟隨著,一起出了門。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聲自遠處幽幽傳來,聽起來像低聲嗚咽,在解釋一個說不清的痛處。我們的步子跨地很慢很小,曾外祖母的手卻很快從原本的冰涼變得溫暖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那顆感恩之心,燃起的溫度吧。曾外祖母雖然不認得自己的親骨肉,她還是幸福的,因為她的孩子懂得感恩,依然愛著她。
星星般的燈火在無言地閃爍,驀然有白霧似的光流瀉過來,那是一輛汽車,由北往南駛來,和我們在沉沉的夜色里擦身而過。
奶奶和曾外祖母相視而笑。那一笑,好像在告訴曾外祖母:“媽,沒事兒。你不認得我,但我依然愛你。”
我依然愛你
2015-02-27 10:29:57
相關資訊
閱讀排行
- 1 著名滬劇演員——諸惠琴
- 2 購墓須知
- 3 購墓所需材料
- 4 感恩---生命的真諦
- 5 愛的傳遞
- 6 清明 緬懷革命先烈
- 7 我想握住你的手
- 8 民政局關于公墓出售壽穴的規定
- 9 回家
- 10 口哨里的感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