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橡皮泥分塊粘貼在一個人臉模型上,比照著一張照片,捏出“逝者”的五官,還原他生前的面貌……今天上午,一場特殊的比賽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95名參賽選手比拼殯儀服務技術,優勝者最高可獲國家一級職業資格證書及“北京市技術能手”稱號。
這次比賽是北京市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殯葬行業殯儀服務員、墓地管理員和遺體整容師三個工種的競賽決賽,這三個工種也是首次納入競賽范圍。八寶山殯儀館的氣氛莊嚴肅穆,考場內的空氣緊張而凝重,所有選手都低頭不語,默默地操作著手里的工具,偶爾碰到桌椅發出輕微的響聲就會顯得格外突兀,整場考試安靜得讓人心生敬畏。
殯儀服務員這個工種的試題是為一個丈夫早亡、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長大的母親制作一個花籃并撰寫一份追思會的主持詞,以表達兒子對母親的感恩與懷念之情。“這可不是隨隨便便把一堆鮮花插在一起漂亮好看就行的,選手們需要設計一個寓意深遠的主題,還要用鮮花的造型恰如其分地將這個主題表現出來,鮮花的種類和顏色的選擇也要格外謹慎,很不容易。”裁判告訴記者。一位選手用白菊、黃菊、康乃馨、天堂鳥等鮮花制作了一個船形的花束,并為其取名“愛相隨”,他解釋了這個花束的寓意“船形花籃寓意愛與感恩永相隨,菊花象征對母親最最純真的思念之情,點綴康乃馨表達對母親的感恩與愛,天堂鳥又名鶴望蘭,仙鶴獨立,翹首相望,表達對母親的深情,又祝愿母親飛向幸福與吉祥的彼岸。”
墓地管理員的競賽則要求選手為著名演員張華凌設計一個個性化墓碑,并撰寫碑文。“恩愛良妻,苦雨凄風摧妝去,蒼天無情,怎能讓我失良侶……”一位考生撰寫的碑文凄美哀婉,極盡思念之情。
據悉,這場比賽是迄今為止首都殯葬領域競賽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競技水平最好的一次技能比拼。今天參加決賽的95名選手是從全市1130名選手當中脫穎而出的,他們大都來自殯儀館、公墓、醫院太平間以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殯儀系,80后成為此次比賽的主角。
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殯葬行業的從業人員主要提供逝者的遺體化妝整容、遺體告別和骨灰安葬服務,善待逝者,慰藉親人。目前,本市每年大約要火化8萬具遺體,殯葬各工種的人才缺口巨大。但現在殯葬職工的整體素質相對較低,家族式、子承父業、親屬連帶的現象比較普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亟待提升。近年來,本市殯葬服務機構從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等專科院校引進了許多畢業生,充實了首都殯葬行業的人才隊伍。但目前北京地區范圍內也僅有這一所學校開設殯儀專業,高水平的科班人才還不能滿足需求。
為演員設計個性化墓碑成考題
2012-12-19 13:34:11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