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家姓,得天下之定理,發(fā)而馭之,興百家,故此訓“姓”為“興”。
國人的尋根意識十分濃重,講究姓氏文化就是重要表現(xiàn)。在歷史衍化中形成的《百家姓》,為人們尋找宗源流,建立血緣意義上的歸屬感,認識血親情結(jié),提高社會凝聚力,建設(shè)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據(jù),成為國人認識自我與家族來龍去脈,繼而認識民族演進的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獻。
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內(nèi)涵深厚。松鶴百姓橋上的姓氏石刻,是《百家姓》的縮影。松鶴百姓橋,沒有簡單照搬傳統(tǒng)《百家姓》的姓氏內(nèi)容,而是將出現(xiàn)最頻繁的姓氏放在橋的中央,從橋梁中間開始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依次延伸開來,將頻率最高的姓氏放在顯眼位置,最大限度的滿足每一位參觀者的“尋根”的需求,讓大家更快的在大橋上找到屬于自己的姓氏,是完完全全屬于松鶴的“百家姓”。松鶴作為一個人的最終“去處”,是人的最終歸屬。在墓園中將人的“根源”也融入進來,用拱橋這個媒介將“來”和“去”的哲學問題聯(lián)系在了一起,體現(xiàn)出松鶴文化中強調(diào)人生文化的傳承和積淀。版面內(nèi)容采取“姓氏+內(nèi)容簡解+代表人物”的形式,讓百姓對該姓氏對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有所了解。
百家姓文化
2017-09-26 14:43:17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