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因奶奶特別關照要早些回家,所以我帶著妻小風風火火的回方泰。原來是家中要祭祖謝灶,同時晚上也包了大家喜愛的餃子。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南方人的餐桌上也時常出現餃子這一食物了,我想除了是它本身的美味導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南北文化的交融所產生。相信昨天很多北方人的餐桌上也有元宵、湯圓的身影。不僅僅是好吃,更是對新事物的接納,當然,也不能忘記傳統文化。
祭祀文化,在中國一直都是莊嚴神圣的,小時候在做儀式或是祭拜時,大人了總會提前囑咐孩子們不要胡亂嬉戲玩耍。這也是對祭祀這件事情的虔誠。當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規矩,有時不能做啥或是必須做啥,都是千百年來由祖輩傳下來的。在我家一般都是由我奶奶主持這類事宜的,主要還是分為兩種,祭祀先人和謝灶。“謝灶”也是傳統民俗,雖然地方都有差異,但目的都相同。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職,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戶灶火不斷,飲食平安,人們為了表示感謝,給他餞行,叫做謝灶。
而祭祀先人就是在家中的擺桌了,當然也少不了清明和冬至到墓園的祭掃。而對于遠在他鄉的人們來說,現在很多公墓行業也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雖然不能親自到場,但也能獻上自己的一片情意。如同嘉定區松鶴園內的代客祭掃服務,我的一位遠在國外的叔叔托人辦理了,之后他也收到了祭祀當天的儀式和場景的視頻錄像。著實讓他感動不已,好評不斷。再有幾個月冬至又要到了,大家都準備著也先人再次“相見”。
淺談祭祀文化
2018-07-28 12:40:21
- 上一篇: 生命在于運動
- 下一篇: 信任是一座無形的橋梁
相關資訊
閱讀排行
- 1 著名滬劇演員——諸惠琴
- 2 購墓須知
- 3 購墓所需材料
- 4 感恩---生命的真諦
- 5 愛的傳遞
- 6 清明 緬懷革命先烈
- 7 我想握住你的手
- 8 民政局關于公墓出售壽穴的規定
- 9 回家
- 10 口哨里的感恩情